能人领着干 满山油茶香
“在外面钱还没赚够,还要赚这荒山的钱?”“想把我们的那点儿山忽悠去?门儿都没有!”……2012年初,外出创业十几年,吴伍兵回到家乡安徽省宿松县二郎镇,创办安徽龙成农林发展集团,打算流转山地种油茶,哪知遭到了村民们的强烈抵触。
吴伍兵坦言,创业不可能不为赚钱,可几个月开会动员、走访下来,他更真切地理解到家乡的穷困。朋友诉苦:孩子相亲,媒人带着临近县区的姑娘上家来,哪知半道儿上姑娘就反悔了,“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这地儿能好?”他亲眼所见,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打粮苦没少吃,却生计艰难,还有成片的山地多年撂荒。
“看到这儿,就不能只想着自己赚钱了。”吴伍兵说,虽然他还坚持山地流转,但心里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带动大伙儿一块儿富起来。
“以真心换真心,值!”
乡亲们反对流转山地,不是单冲着吴伍兵。前些年,也有人来流转荒山,有的搞林地种植不见效益,头一年付了租金,第二年就开始拖欠,后来干脆跑路;有的打着开发荒山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套取政府补贴,之后几年山依旧荒,村民苦不堪言。
“一朝被蛇咬”,这回任凭说破了天,大伙儿一点也不买账。吴伍兵很无奈,但也能理解:村里人有个习惯,东西再破,宁可堆在那儿好几年,也不舍得扔。同样的,荒山再荒,手头就这么点儿家当,在大伙儿眼里,它也珍贵得不行,更何况有前车之鉴,哪还敢再轻易予人?
心病还得心药医。在吴伍兵看来,想要解开不信任的结,就得用行动让村民感受到真诚、实惠。于是,市面上每年每亩只有15至20元的荒山租金,吴伍兵开价到每年每亩80元,而且他一次性付清5年地租。
仍有村民迟疑,吴伍兵就想法子先蹚出条路。他和二郎镇界岭村党总支书记汤焰南商量,先发动党员,党员发动村里的亲朋邻居,拿出几百亩的小片山场做实验田。吴伍兵诚意十足,他一次购买了8台挖掘机、2台铲土机,种油茶树,并规划建设周边的道路、排水沟、蓄水塘。
油茶树种下了,配套的路、沟、渠也畅通了,种植用工优先选用当地村民和贫困户,还给高价。界岭村一下子火了,周边村民也转变了态度。吴伍兵回忆,一次2000多亩的连片山场流转,涉及8个村民小组的几十户村民联名签字同意,流转手续几天就办好了,这让他既意外又感动。
如今,车行界岭村,山路蜿蜒但平整通畅,虽已入冬,绿意青翠仍然随处可见。爬上一座座山头,一株株油茶树迎风挺立,开出银白色的花,不少已是硕果压弯枝头,一些村民正在打理劳作,汗珠子直淌,脸上却笑开了花。
“到镇上务工,平均工资每天只有60到80元,但在这儿,锄草剪枝,活不重,每天有120元。”贫困户朱才英告诉记者,她把家里的几亩山场全部流转出来,一年光闲暇时间的打工收入就有2万多元。
“以真心换真心,值!”在吴伍兵看来,把乡亲们的利益当回事儿,干事创业才能像回事儿。6年多来,当地12500多户贫困户因为油茶产业发展受益;公司流转荒山6.9万亩,除起初村民抵制外,再没和当地农户发生过一起冲突。
“让大伙儿都能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别人办公司,精力全放在市场和销售上,而在吴伍兵的企业里,扶贫也是重头戏:公司专门设置了扶贫帮扶办公室,制定了《油茶产业精准扶贫方案》,针对贫困户不同致贫原因,开展村企合作,精准定位,因户施策。在吴伍兵看来,做企业要懂得知恩图报:“回乡创业,靠的是群众支持,以心换心,我们也要让大伙儿都能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每隔一段时间,吴伍兵都会带着公司人员走访贫困户,帮着大家想法子、谋出路。几年下来,公司的扶贫带动模式“多点开花”。承包管理有酬金,基地将部分油茶山场反向承包给学会技术的贫困户,每年每亩地300元管理费;超产分成有奖金,贫困户管理油茶,如实际产量超出当年正常产量,超产收益的七成归贫困户;保价收购有订金,贫困户在自家山场、房前屋后尝试种植油茶的,基地提供油茶苗、技术指导,并按市场价保价收购。
“多点开花”的同时,还兼顾激发内生动力。去年吴伍兵在陈汉乡先行尝试,和当地政府商量后,他注册成立了创业就业服务公司,凡有劳动能力、愿出来就业创业的贫困户,公司每户给予1000元奖励。
“自己就业赚钱,别人还给奖补?”说起去年领到1000元奖励款,贫困户张高生直言不敢相信。现在他通过养猪、施工承包等,每年能收入5万多元;而张高生所在的陈汉乡,去年338户贫困户领到了就业奖补资金,这个深度贫困的山区乡,掀起了创业就业的热潮。
在吴伍兵的企业里,也有激发脱贫动力的奖励机制:界岭村的朱东(化名)是聋哑人,无法外出打工,去年他在油茶基地务工就业,平均每月收入2000多元,由于工作干得好,年终还拿到2000元奖励。基地现场,朱东笑得眼眯成了一条线,他歪歪斜斜、一笔一画地写下一行字,“多付出,有回报!”
“企业要尽最大努力,承担更多责任”
调研走访中,吴伍兵发现不少乡镇仍有很多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的重病在床,有的重度伤残,生活全靠低保、医保政策兜底。“在对这些特殊贫困家庭的帮扶上,企业能做点啥?”
有意无意地,吴伍兵会把更多资源向这些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倾斜:前些年,吴伍兵的家乡三冲村办起了“脆又甜萝卜加工厂”,但一直没运营。去年,吴伍兵吸纳加工厂参股所在公司,并发动农户、贫困户订单种植萝卜,当年就收购萝卜20多万斤,萝卜叶12万斤,贫困户种一季萝卜,能增收20多万元。
消息传开,周边村子纷纷跑来洽谈,希望把本村的相关企业纳入参股范围,吴伍兵却卖起关子:参股可以,但须在协议中注明,参股红利80%落实到贫困户,尤其是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如今,4个乡镇20多个村引导本村相关企业参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在享受政策兜底之外,还能根据各企业盈利情况,领到一份分红收益。
此外,吴伍兵还带领公司尽可能地参与多种扶贫兜底:2013年,吴伍兵向安徽大学教育基金会捐款200万元,设立“龙成基金”,5年来,累计资助200余名特殊贫困家庭子女,支出近90万元;2016年,吴伍兵与贫困户、银行签订三方协议,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可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资金入股公司,公司还本付息,不论盈亏,每年支付红利3000元。“脱贫的路上,一户也不能少。光靠政府不行,企业要尽最大努力,承担更多责任。”吴伍兵说。
深秋时节,二郎镇界岭村的一处油茶基地,暖阳照上山丘,这里已是满山的油茶树,满树的油茶果。而在基地不远处,一条年产8000吨的茶籽油生产线正加速建设。
“将来,在这片油茶花盛开的地方,还会有满坡的油茶香,满地的‘黄金油’。”吴伍兵边说边比划,一幅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仿佛已近在眼前。
- 上一篇:油茶产业发展忙 村民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 下一篇:醴陵均楚镇:油茶树下的脱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