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是他的生命——记广西林科院油茶研究所副所长叶航
在2019年广西科技“两周一展”即将开幕之际,我们隆重推出“致敬广西科技人”专栏,聚焦广西科技人群体,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领略科技人的风采,体会科技人的苦与乐,学习科技人的创新精神,为广西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加油鼓劲。今天推出专栏第九期,我们给大家讲述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油茶研究所副所长叶航的故事。
他自小与油茶结缘,历经千辛万苦培育出香花油茶优良品系;他全面参与“广西油茶种质资源调查编目”工作,参与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国家级广西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库;他首创油茶扦插皮部生根调控技术,独创促进芽苗砧木生长的保温控湿技术,解决了我区油茶良种种苗供应不足的问题……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油茶研究所副所长叶航幽默地称油茶是他的命根子。2009年,叶航从中国农业大学果树学博士毕业后,选择到广西林科院从事油茶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他们的油茶科研团队就是要将“小茶果”发展为“大产业”。
叶航博士(右一)向农户们实地讲解油茶种植知识
首创冬春嫁接育苗术突破良种育苗瓶颈
2008年,国务院提出“发展油茶产业,维护粮油安全”战略。广西是全国油茶重点产区,根据规划到2020年要新造油茶林650万亩。但此时,广西油茶产业发展却面临着巨大的种苗供应瓶颈,每年缺口良种苗木7000万株。
如何突破瓶颈?芽苗砧嫁接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繁殖技术。为了节约时间和提高嫁接成功率,叶航煞费苦心。“我们采用北方的地热线,通过电、木糠等给培育芽苗的沙床进行加热,促使砧木提前达到要求。”叶航及团队大胆尝试,改进油茶芽苗嫁接技术,独创促进芽苗砧木生长的保温控湿技术,促使油茶芽苗提前萌发,改常规的夏季嫁接为冬春季嫁接,不仅解决了5-6月因遇上高温多雨天气,苗木易发生病虫害、抗旱能力差的问题,还提高了嫁接成活率。
新技术的加盟给广西油茶育苗繁殖能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区油茶育苗繁殖能力由2008年的不足100万株,到2012年达到6000-7000万株,短短4年实现了60-70倍的飞速提升。之前传统种植的油茶产油量平均亩产约7.5公斤,而2017年的油茶新品种,最高亩产茶油达80公斤。“广西油茶良种繁育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也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全国率先实现造林用苗100%良种化。
建成广西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库
由于城镇化、人为破坏等各种原因,不少珍贵的油茶种质资源面临着消失的危机。于是,叶航及团队成员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油茶优质资源。
他们不辞劳苦,辗转广西各地和海南、湖南、江西去收集油茶种质资源,并参与规划、建成了华南地区最大的国家级广西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库。该库已于2012年正式立项建设,目前收集保存山茶属物种20多个、种质600多份。
叶航博士(左一)带领农户们参观油茶种植基地
叶航痴迷于改良育种工作,所以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深入林地寻找油茶优良单株,一有发现便采集枝条。最多的一次,叶航采集的枝条装满了一辆大卡车。利用这些枝条,叶航会在种子资源库或实验室里试种及改良培育。
培育出香花油茶优良品系
“你看,栽种才三四年,香花油茶现已是满树花芽了,可以想象明年会是大丰收。”广西油茶种质资源库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油茶种质资源库,那里全是叶航所在科研团队的各种实验成果。香花油茶被栽种在路边山坡最醒目的位置上。
2012年,叶航全面参与了“广西油茶种质资源调查编目”工作,期间,他和团队成员发现了极具推广价值的山茶属短柱茶组新物种——香花油茶。
在培育中,叶航发现香花油茶具有非常突出的潜力:产量高、抗旱能力强等。该油茶3年可挂果,5至8年即为丰产期,它果实虽然不大但果皮薄,出籽率高,且单株产鲜果最多可达30公斤,折算产油达3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