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茶油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新闻中心| 2022-01-12
分享到:


油茶(Oil-tea Camellia),又称茶油、白花茶、中果油茶、茶籽树等,属于山茶科山茶属,为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树高达4~6米,一般为2~3米,树龄可达100年以上。树皮呈淡褐色、光滑,花白色或红色,果实成熟后颜色有青色、红色、青黄色、红黄色等。种子俗称油茶籽,呈褐色或黑色,三角状,有光泽。

目前的油茶泛指山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高,具有一定栽培面积的,有经济栽培价值的种类的总称。其主要栽培品种有:普通油茶、小果油茶、攸县油茶、浙江红花油茶和腾冲红花油茶等。油茶的主产区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安徽、云南、重庆、河南、四川和陕西14个省(区、市)的642个县(市、区)。

油茶生长在连绵叠嶂的群山,从开花、结果到采摘,历经冬、春、夏、秋四季的云滋雾养,吸收日月精华和天地灵气,营养成分自然也就不同于一般的植物油,营养价值非常高,古时被视为“山珍贡品”。油茶花开于秋季,果实成熟于次年花开时节,采摘时分油茶鲜花怒放,花果并存,同株共茂,因此民间素有“抱子怀胎”之美誉,堪称自然界一大奇观。

油茶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清张宗法(1700年)《三农记》引证《山海经》书“员木,南方油食也”,“员木”油茶。可见,我国人民取油茶籽榨油以供食用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据考证,油茶名称在各种通志中有不同的表述。除目前普遍称为“油茶”外,还有茶、茶油树、山茶、南山茶、探子和槮等别名。北宋年间,苏颂所著的《图经本草》中对油茶的性状、产地和效用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南宋郑樵所著的《通志》中记载“南方山土多植其木”,证明当时油茶已到了大量栽培的发展阶段。明末王象晋所著的《群芳谱》和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对油茶选种、种子储藏、育苗、整地和造林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三农记》中对油茶“性喜黄壤,恶湿”以及“收子即种肥熟土”的记载是完全和油茶特性相适应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还记载了油茶与油桐混交的好处:“种桐者,必种山茶,桐籽乏,则茶籽盛,循环相代,较种利返而久。”此外,在《群芳谱》和《农政全书》中,还详细记录了油茶的采收处理时间和方法等。由此可见,我国栽培油茶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从古代文献宝库中汲取油茶的栽培和利用经验,对今天油茶产业的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油茶原产中国,除日本和东南亚的极少数国家有零星分布外,唯有中国有大面积栽培,可以说油茶是大自然赋予华夏大地的瑰宝。如今,油茶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油茶产业展翅腾飞,必将为华夏儿女的健康饮食筑起一道天然屏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你知道茶油是怎么做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