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山激活油茶生态链 “绿色油库”添色致富样本

新闻中心| 2017-04-01
分享到:

“天地精华成硕果,星辰灵气聚油盘。”诗中所描述的集天地灵气之物,便是“常山三宝”之一:山茶油。谁能想到这一叶小小油茶,竟能生出“真金白银”,成为油茶主产区——浙江常山“兴林富民”的重要产业。

地处钱江源上游的常山,享有“中国油茶之乡”和“浙西绿色油库”美誉。目前,油茶种植面积达28万亩,年加工山茶油3000吨。

“这些数据在浙江都是名列第一的。”常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戴根林介绍,“常山油茶产业有坚实的发展基础,也有最好的发展资源。”

近年来,常山坚守匠心、重质重量,以一籽一叶一树串成一篇生态经济大文章,让油茶树成为常山致富样本的点睛之笔。

重质重量油茶香传十里

《山海经》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这里所说的“员木”,即是油茶。常山油茶种植始于宋末元初,距今有数百年历史。

作为生态经济的重要产业,常山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着油茶。由此一来,如何保证油茶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便成一大难题。28万亩油茶树,若皆由农民们自行垦、植、修、采、榨,显然不现实。

“经营模式上,我们提高了油茶生产组织化程度,由大户以租赁、承包等形式,将分户经营的油茶进行流转。”常山县林业局副局长周丽丽告诉记者,目前常山已有油茶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127家,向农民们推广应用油茶复垦、疏林补植等配套技术,大大提高农民种植效率。

“十二月去采摘,晒干的茶籽再拿去统一加工,付加工费就行了。”常山县黄塘村的村民徐玉仙感到格外欣喜,“生产加工一条龙,真是方便!”

此外,常山县还拥有国内惟一一家县级油茶研究单位,有浙江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骨干苗圃,大大增强了油茶产业实力。“未来,我们还要建立油茶检测中心,来辨别常山油茶的真假,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山茶油质量。”周丽丽表示。

坚守匠心人文情怀润色油茶传承

“茶籽树,开白花,风吹霜打都不怕……”在常山县新昌乡黄塘村村口的山茶油传统技艺展示馆里,碾盘、木龙榨等传统榨油工具及老艺人们的榨油技巧,每天都会吸引众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