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良种良法 做强油茶产业

新闻中心| 2017-04-13
分享到:

种植1亩良种油茶,经济效益等于5亩桉树,而且年年有收入。近年,广西油茶产业发展迅猛,后来居上进入全国三强,在减少花生、油菜等食用油作物对耕地的占用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显现巨大潜力,在建设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种植油茶有2000多年历史。沿用传统品种采取粗放方式经营,却难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推广良种、推行良法,是做大做强广西油茶产业的关键所在。

截止2016年,广西选育并通过国家或自治区审(认)定的油茶良种共29个。业界熟知的岑溪软枝油茶,兼备速生早实、高产稳产、含油高、油质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征,是广西林科院经过十几年对比试验,系统选育出来的全国第一个油茶良种。早在80年代中期,广西林科院油茶良种试验林测产岑软2号,亩产茶油高达62公斤左右。

近年,广西油茶新品种新技术接连出现新突破,选育出了适宜桂南地区发展、生长迅速的香花油茶以及出籽率达50%以上的陆川油茶等新种。香花油茶具有生长迅速、树型美观、花带香气以及果实出籽率高等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目前,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省区均建立了香花油茶无性系区域品比试验林。

正是得到良种良法的强力驱动,广西油茶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2009年以来,全区共培育油茶良种苗木3.5亿株,新造油茶良种示范林130多万亩,使油茶种植总面积达到650万亩,约占全国10%。其中,2009-2012年新造的75万亩油茶林,60%以上先后挂果投产,分别进入初产期和盛产期;3年树龄示范林亩产茶油9~15公斤,6年以上亩产茶油30~40公斤,普遍达到3年初产、6~7年盛产的预期目标。

近年来,我区林业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油茶良种逐一摸底调查登记,在广泛听取育苗、种植等基层生产者意见的基础上,对各品种在生产上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和判断,就广西不同生态区域选用油茶主栽品种及品种配置提出如下推广应用建议。

桂北区(北纬24°40′以北区域)适宜主栽的品种包括岑软3号、24号、11号,岑软3-62,配栽岑溪软枝油茶。

桂中区(北纬22°40′~24°40′间)适宜主栽的品种包括岑软2号、3号、24号,岑软3-62,岑软ZJ24,配栽岑溪软枝油茶。

桂南区(北纬22°40′以南区域)适宜主栽的品种包括岑软2号、3号、24号,岑软ZJ11、ZJ14,配载岑溪软枝油茶。

在这三个区域内,主栽品种比例以70%-80%为宜,配载品种比例以20%-30%为宜。

2016年,林业厅组织广西林科院、各市县林业局、各区直国有林场开展了全区油茶测产工作。2016年因受不利气候因素影响,全区乃至全国的油茶都出现了产量锐减的情况,但从测产结果看,岑软品种的油茶林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例如,玉林市容县石寨镇坪垌屯2011年营建的岑软无性系新造林,亩产油量22.78公斤,维都林场2010年营建的岑软家系林,亩产油量39.98公斤。

为确保广大林农用上油茶良种,每年春季林业厅都组织开展油茶种苗质量与执法检查专项活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油茶种苗,保护植物新品种权,初步形成“四定三清楚”机制,即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品种清楚、种源清楚、苗木销售清楚。同时林业部门在自治区层面统筹安排,及时调剂苗木余缺。

下一步,广西油茶产业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首先,在良种培育上,向南发展拓空间,实现良种选育区域化。立足于南方地区丰富的油茶种质资源,重点以果皮厚薄、籽粒大小等农艺性状为选育目标,开展岑溪软枝油茶高世代育种以及香花油茶、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等地方优良品种的选育,选育出皮薄籽大、耐热耐旱耐强光照的品种,满足油茶产业向南扩展对良种的需要。

其次,加强研究和推广应用干热地区油茶造林技术。根据干热河谷地区干旱、高温的气候条件,开展油茶抗旱栽培技术的研究,形成以抗性良种为基础的一整套适宜干热地区的油茶栽培技术,进一步扩大油茶种植面积。

再次,研究和推广应用油茶生态化造林新模式。根据南方区域水热丰富的气候特点,努力研发和推广林-草结合、农-林复合和林-林复层等多种栽培模式,形成高质量高效益的绿色种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