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业助脱贫 油茶变成致富宝
五福镇野生油茶树资源丰富,现有已管护的野生油茶和人工栽植的油茶面积达2万多亩。该镇油茶树能从山上无人问津的柴火树变成能挣大钱的摇钱树,与重庆市级科技特派员王友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科技创业助脱贫
大河村、高桥村曾是五福镇有名的贫困村,经县科委推荐,重庆市种蓄场高级工程师、重庆市“三区”人才、重庆市级科技特派员王友国被选派到五福镇开展科技扶贫。他进入五福后,发现这里除了气候恶劣、土地贫瘠外,产业空虚是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经广泛调查和科学论证,他认为发展油茶产业才是该村脱贫致富的出路。
为做好油茶扶贫产业,他费尽心血研究技术,广泛开展科技培训,上下汇报促落实,得到了领导和群众支持。2015年,他领办了即将倒闭的重庆五福盈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王友国的带领下,该公司实施市级油茶类科研课题3项,已取得成果2项;引进长林系等油茶品种17个,通过技术攻关和试种,已有5个品种被审定为重庆市地方品种;他大胆探索油茶栽培技术,创新老品种油茶低产林改造等均取得相应的科技成果。同时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篇,公司还获得了财政部、中国科协授予的国家级油茶产业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技惠农兴村先进单位。从此王友国走上了创业扶贫之路,以龙头产业带动精准扶贫。
分红让利老百姓
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王友国自建的15000余亩油茶已有8000余亩进入初产期。2017年收获茶果达12.5万公斤;2018年预计收果50万公斤左右。该镇所辖五个村1130余户(其中建卡贫困户有300余户,1100余人)靠土地入股分红、务工等方式每年户均收入达万元以上,正告别贫困奔向小康。
“我们采取的是‘5 4 1’的分红模式,这在农业产业分配方式上我们有很大的创新。”王友国说,“5”即油茶产出后,群众分红占比50%;“4”,即公司分红占比40%;“1”,即集体经济分红占比10%。
他说,采取这种分配方式后,公司不再支付土地租金,缓解了资金压力,同时将红利大量让给老百姓和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有利于增加群众收益,还有利于油茶的管护,同时还能做大做强集体经济,打造油茶品牌。
产业兴旺雁归来
前段时间,在五福镇大河村一栋民房里,30几名女工正娴熟地嫁接油茶苗。这群工人当中,五福村4组村民文元碧干得很认真。三年前,她还在外务工。自从五福盈公司在当地发展油茶产业后,她在家门口找到了务工机会,负责油茶栽种、除草、修枝等技术,一年能挣到10000多元。
勤劳认真的文元碧去年还被聘为基地管理员,负责带领村民管护50亩油茶林。她说,现在能掌握这些本领,全靠科技特派员王友国的悉心栽培和指导。
“在家门口打工,既挣了钱又照顾了家里。”乐观的文元碧笑着说。
今年56岁的白桂平是大河村5组村民,是一户贫困户。以前,全家人每年种水稻、玉米,还喂两头猪,虽能解决温饱问题,却存不了钱。
自从公司入驻该村后,她便将自家的40亩坡地和稻田流转给公司,还在农闲之余到基地里务工。无论栽种,还是管护,什么活她都能胜任。一年下来能挣到上万元。
正是引进了油茶产业,白桂平等贫困户才有了稳定增收,实现了精准脱贫。
荒山变成金银山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市级科技特派员、五福盈林公司总经理王友国说,公司发展油茶产业从低谷到企业发展前景看好,不仅是为了企业获得效益,主要是发挥科技人才自主创业优势,积极助推脱贫攻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
兼并重组的重庆五福盈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栽植的油茶面积达20000多亩。通过种植油茶,山地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以前的荒山变成了硕果累累的油茶园,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王友国介绍,油茶栽种3年后初步有所收益,4年后进入丰产期,预计到第8年的2020年后可进入旺产期。该公司栽植的20000多亩油茶,必将让五福的山头变身“金山银山”。这些油茶园不仅有效利用了当地的土地资源,让土地不再撂荒,还让村民实现“离土不离乡,失土不失业”,有了就近务工的机会。他还说,公司每年仅劳务费要支出100多万元。而今年建苗圃基地后,劳务费预计将再增加300万元。
“油茶绿色生态,全身都是宝,让这些宝贝更好地造福老百姓,是我的最大心愿。”王友国说,他要在初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油茶精深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并通过打造乡村旅游等方式,提升油茶的市场附加值,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真正让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